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人及先進分子、人民群眾共同創造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取之不盡的豐富內涵與用之不竭的原動力,用實用好紅色文化,以紅色文化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極有必要。始建于1958年的天津師范大學(以下簡稱“天津師大”)是天津百年師范教育的傳承者,天津基礎教育文脈發祥地,入列國家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優秀師范大學建設行列。學校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本質,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銘記紅色歷史,以紅色文化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向更高層次更優質量邁進。
傳承紅色基因,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基石
民族的復興離不開文化這一先導。紅色文化是中國革命精神的主要體現,是不可忽視的精神財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重要構成及重要表現形式,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保持著密不可分的緊密聯系。學校始終秉承“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思路,堅定紅色文化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偉大建黨精神等紅色文化的價值功能,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石。
從頂層設計入手做好組織保障,著力建設天津師大“十大”育人體系,推動“五育并舉”“三全育人”的有機融合,構建起思政教育的常態化格局、長效化機制,將“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重任落實在行動上。強化業務鍛煉與黨性錘煉的同向同行,以“2+2+1”主體班次為抓手、以專題講座培訓為依托、以堅定理想信念為導向,分層、分類、分步驟實施培訓,提升黨員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專業訓練的有效性。找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切入點,深入推進“百年黨史中的詩與遠方——百名黨支部書記講述百年黨史故事”“學金句悟思想 迎盛會踏征程”微型黨課評比活動,在紅色基因的傳承中獲取源源不斷的奮進力量。
賡續紅色血脈,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載體
新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中積淀了豐富的紅色文化,是傳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最好載體。學校多措并舉創新紅色教育路徑,拓展賡續紅色血脈的渠道,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載體。
加強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的建設,用好課堂內外吸引學生的“磁鐵效應”。分校院兩級打造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體驗中心,建設紅色文化育人基地,以紅色文化教育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以思政公開課大賽訓練營、學生黨員骨干“旗幟班”為載體,通過集中培訓、實踐宣講、互動交流等方式,突出紅色文化的價值引領作用,強化紅色文化的實踐帶動力量,教育引導廣大師生賡續紅色血脈,激發舉旗、擔責、奮斗的不竭動力。筑牢網絡陣地建設,精心打磨“天師學工”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和學生公寓數字宣傳系統,實現網上網下互聯互通。重點打造網絡“紅課”學習平臺和“為你讀經典”思政微課堂,抓住重大紀念日、重大時事等,弘揚紅色文化、傳播紅色思想內涵,強化紅色文化育人吸引力。
銘記紅色歷史,凝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力量
紅色文化承載著偉大建黨精神等的精髓,彰顯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不可戰勝的強大生命力、凝聚力,具有獨特的時代價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必然選擇。學校合理開發利用紅色文化,在融入和滲透上下功夫,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潤物細無聲地推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強化校園紅色文化育人項目建設,聯動開展“學黨史·動起來”“今天是‘我們’的生日”等浸潤式紅色文化教育,廣泛組織“百名黨員頌英烈 砥礪奮進新征程”中華英烈事跡宣講等活動百余場,讓師生們從紅色文化中汲取不懈奮斗的精神力量。舉辦“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主題展活動,常態化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讓師生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學校師生深度接觸高質量的紅色文化教育資源,在其浸潤下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務實的工作作風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形成良好的學風教風,推進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
“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學校積極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銘記紅色歷史,大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切實擔負起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歷史重任。
(作者:李紅娟)
2022年12月20 來源:光明日報
Copy ? 2010-2020 [黃山春秋國際旅行社] 版權所有 [經營許可證L-AH000063 ] 地址:黃山市屯溪仙人洞新苑6幢401室 法定代表人總經理羅陽 24小時服務熱線:13675552006 電話:0559-2312377 2312318 傳真:0559-2312399 客服扣扣:2523095776 / 2309549956 部分圖片、文字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本網刪除。 E-mail:hscq126@126.com 皖ICP備18014645號-3 ![]() ![]() |
友情鏈接 |
![]() |